还没有账号? 去注册 >
忘记密码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嘉兴市司法局局长孙建良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嘉兴劳教所自2003年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半天学习、半天劳动”的校园教育模式以来,正努力创建“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全力打造精品型的花园学校。
劳教所所长马卫林介绍,该教育模式推行八年来,共有530名学员持有脱盲证,电脑、烹饪等劳动部门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解教,建所27年共有3470余名劳教人员顺利矫治回归社会。
半天学习半天劳动
“宣泄是什么意思啊?”
“就像现在这样,你想打人但不能打,你就打橡皮人出气!”
在教学楼一楼的心理宣泄室,两个学员展开了如上对话,这一天正赶上劳教人员下半年开学第一天,他俩刚上完心理咨询课,便报名参加了心理沙盘和宣泄室的操作科目。
“学员们上午上课学习,下午参加劳动。”吴海平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他2000年到劳教所做了一名管教民警,后成了所里的专业心理咨询师,2009年,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心理救助中心“海平工作室”成立了。
劳动教养的传统模式都是白天劳动、晚上教育,嘉兴劳教所为何要在2003年推行半天学习制呢?对此,吴海平深有体会,他发现大部分学员来自贵州、云南等地的山区,文化程度小学、初中不等,还有很多不识字,当时教育手段单一、讲课没有系统性,学员经过一天的劳动后注意力难以集中……
“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过去一直强调经济效益,但学员的现实情况推着我们探索提高教育挽救质量的新路子。”马卫林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为扭转重管轻教的局面,2003年,全所开始推行“半天学习、半天劳动”的校园教育模式。据了解,“校园式”教育呈现出了教学时间固定化、教学形式小班化、教师聘任专兼职化、辅助教育规范化、教育机制网络化的特点。
“从不会报数到会给家人写信了!”扫盲教育在所里全面铺开,兼职的扫盲教师定期给学员们上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目前,已有270余名学员获得了脱盲证。
教育矫治讲究缺啥补啥
下午,《法制日报》记者在学员生活楼后面的平房里见到了正在糊纸盒的学员郑刚(化名),他因盗窃电瓶车而于去年12月进入劳教所。
“光会劳动是不够的,农村出来的人,多懂点法律和国家政策,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会权衡利弊。犯了错误就要付出代价,但关键是要吸取教训。”这个浓眉大眼的25岁男孩,说起入所体验一套一套的。他告诉记者,上了《财产刑矫治》《法律常识》等课程后,他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加了,而且也意识到了惟有学习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就缺什么补什么,自己对C语言和电脑编程很感兴趣,就看书自学、上网练习,还向所里的民警老师求教。
“法律知识学与不学真是两样,学员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了!”劳教所法制科科长杨学松介绍说,全所规范开展政治、文化、技术方面的教育及禁毒等专题教育,开设了《滋扰型矫治》、社交礼仪、体育课等课程,此外综合运动会、文艺汇演、法制教育活动一应俱全。
为贯彻落实首要标准,按照“立足改造思想、着眼解教就业”的原则,劳教所开展了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共有260名学员分别获得了电脑、缝纫、烹饪等技术等级证书。
文化育人打造花园学校
进入管教区,一尊由外圆内方的基座、下圆上尖的两根擎天柱、所标构成的雕塑在主干道的尽头屹立着,两边是12个文化灯箱,综合教学楼、学员生活楼分立左右。塑胶操场、篮球场、青草垂柳、池塘花树……生产区、生活区、学习区和运动区布局分明。生活楼一楼是文化活动中心,设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棋牌室,二楼为医务室,三、四层楼为学员宿舍区;而教学楼里设有教育中心、电教中心等。
若不是看到围墙内外安全巡逻通道广覆盖的电子监控和外围安全防务网,参观者很难意识到自己是置身于劳教所之中,这里简直就像一所小型的花园学校。
以所标、校徽、雕塑为基础的“标识文化”,以标语、图案为基调的“围墙文化”,以名人名言为主线的“走廊文化”,以格言警句为主题的室内文化……劳教所系列式所区文化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不仅利于提高学员的教育矫治质量,还有利于所区的安全管理。”嘉兴市司法局副局长兼劳教所党委书记单国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嘉兴所已连续11年实现无逃跑、无非正常死亡、无所内发案、无安全生产死亡事故的“四无”工作目标。
30513216
261522972
0570-7777626
https://weibo.com/u/2403987017
maqingx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