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成功

账号登录

还没有账号? 去注册 >

忘记密码

注册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探讨 / 新时期新形势下劳教教育矫治工作社会化的思考

新时期新形势下劳教教育矫治工作社会化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0-08-12 05:44:26 2889 次浏览

随着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的法制化现代化和科学化规范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信息时代人、财、物和信息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流通大融合,开放性、多极化特别是社会化,已成为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劳动教养法律制度要生存要发展,应该而且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开放,构建社会化教育矫治格局,实现与社会的广泛融合。在开放与融合中,吸纳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加速发展;在开放与融合中彰显特色突出个性,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高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增强社会影响,在开放与融洽中,拓展生存空间与工作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在开放与融洽中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共振和协调发展。这既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劳教工作通过改革创新推进发展的规律。

关于劳教教育矫治工作社会化,本人以浅见之识以为:劳教工作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构建创新和谐社会的宏观社会背景中,适应社会与形势发展要求,打破以往封闭、保守和模式化的状态,面向社会扩大开放,广泛吸纳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教育等资源,聚合成强大的教育矫治合力,实现与社会的融合,构建与社会发展和谐同步协调一致的格局,有效提高教育矫治质量,推进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与和谐、平安和法制社会的建设。

近些年,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劳动教养法律制度通过改革创新和立法完善获得长足发展,社会地位、社会作用日渐提高和重要,劳教教育矫治工作的社会化因其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也随之越来越受到关注重视而得以深入发展,但从总体来看,所际发展仍不平衡,与社会发展仍不对称不适应,社会化程度较低,发展层次较浅,发展效果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概念化机械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对劳教教育矫治工作社会化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简单地认为教育矫治工作社会化就是请社会上的相关人员来所作作报告讲讲课参观参观,或让劳教人员到社会上现身说法等,以完成上级规定的教育计划、教育指标,仅此而已,因而导致教育矫治社会化工作常年一副面孔,一种形式一个调子,低水平重复徘徊不前,缺乏与时俱进与时俱新的发展劲力,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对新时期劳教工作的新要求。

二、内容单调,形式化明显,存在重形式不看效果的倾向。往往只是大张旗鼓地搞几次活动,邀请相关部门和社会人士等到所致词讲话等,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结果却是雨大地皮干,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三、社会教育矫治机制与体制建设滞后,局限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与发展。我国劳教系统受国家司法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但地方教育部门都未将劳教所的教育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规划中,缺少对其工作的指导及人财物的支持,劳教教育矫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仅在劳教系统内部单线运行,双方虽然也有联系,但大多仅限于组织劳教人员到社会学校现身、说法或组织学生到劳教所参观受教等,缺乏整体性和体制上机制上的深层联系和整体性联系,致使劳教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脱节,没有形成有机融合、良性互动的整体。而且,地方对劳教教育矫治社会化实施指导、支持的机构,在劳教工作法制化现代化特别是社会化过程中,程度不同地日渐显现出成员不全、专业化不够、工作定位不尽合理、权威性不强、工作职能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

四、改革、开放和创新意识不强,封闭保守,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仍有市场,坚持封闭式教育,、排斥开放式社会化教育,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眼光向内不向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最终是教育年年搞,年年都一样,教育效果不明显。

那么,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如何开展劳教教育矫治社会化工作呢?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以抛砖引玉求教于领导和同志们。

一改革创新劳教教育矫治理念,树立并强化大教育观念。这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树立教育为本的思想,打破教育、管理、生活卫生和生产劳动等部门的职能界限,以教育为中轴贯通线联为一体,形成以教育为中心为内容为根本,管理、劳动矫治、生活卫生以及法律、经济、文化等为手段为形式的工作理念及其相应体制;二是打破劳教场所与社会的界限,消除内闭自守状态,面向社会加大开放度融合度和延伸度,广泛充分地吸收社会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并实现场所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配置,产生连锁反应和复合叠加效应;三是在充分发挥劳教所和社会相关部门、单位职能作用的基础上,围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矫治质量,构建平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这一核心,联合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监督,协调工作密切配合,并制定出台相应政策,强化制度建设,从宏观调控、体制机制建设、政策倾斜、制度保障和具体工作的落实等相关方面,深入加强与推动劳教矫治工作社会化进程,实现教育转化效力的扩大化直至最大化;四是提高民警对劳教教育矫治工作社会化的思想认识水平、理论水平及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统一思想求真务实,开拓眼界进取创新,树立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国内先进场所及到国外相关方面先进、科学的矫治理念、理论知识和好的经验、作法,并借鉴吸收因所制宜,大力营造场所内外社会化教育整体协调一致、和谐同步的环境与格局。以从队伍建设、思想认识水平和教育矫治措施等,适应并体现教育矫治工作社会化的发展趋向与要求。

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劳教场所布局调整,实现教育矫治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集约化。实施布局调整应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撤销、合并和改扩建设等手段,对地处偏僻落后地域,远离城市和交通干线,管教条件落后劳教执行成本高,亲属探望和社会帮教很不方便,难以适应劳教工作法制化现代化与科学化发展要求与趋势的劳教所,进行布局调整,以适当减少劳教执行点,扩展整体收教能力,降低劳教执行成本,整合教育矫治资源进行优化、集中配置;二是向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医疗、信息和技术等资源富集地区靠拢,借助其雄厚的资源、直接有力的政策指导和快捷、便利的资源补济等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安全管理和提高教育转化质量的原则,根据劳教人员的构成和教育特点,结合场所所在区域的社会与资源等情况,通过对劳教人员和劳教场所的科学评估与分类,建立并完善分管分教机制,构建专业化、集中化的教育矫治场所,如:女子劳教所、少教所、戒毒所、艾滋病及其它传染性疾病所以及入所、常规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专业化场所,根据劳教人员的类别与特点集中教育资源,分别开展专业化规模化和科学化规范化教育矫治,强化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避免许多场所都搞重复性教育,小而全,全而不精不深,规模化程度低教育成效性差的弊病。同时建立劳教人员申请投教场所制度,并加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如:对在没有职业技术教育相关项目劳教所服教的劳教人员,经其个人申请和劳教所审查后,可调入专业化职业技术教育场所服教。

三、引入社会办学模式,构建社会化教育矫治体制,实现机构和管理的社会化、事业化。劳教学校实行学期、学分制,在一个学年内分两个学期,同时合理设定学分分值,设初中高三级分值,要求劳教人员在教期间必须修满初级分值,达到中级分值做为进入半开放式管理阶段的重要条件,达到高分分值,视为进入开放式管理阶段的重要前提,从而科学量化教育指标。同时,劳教学校实行所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逐级设立教育科、教导处、教研室和大中队教育组织管理体系,教育科科长、教导处处长和班主任由行政人员担任,教研究室主任和授课教师由专职教师担任,专职教师可增设事业编制,评定教师职称,享受教师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

四、加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劳教教育矫治工作社会化的指导、支持与帮助,切实加强综治工作力度,赋予各级综治委以加明确、科学和细致的责任,增强其权威性指导性和协调性,使之有权力有地位有能力,领导调动和协调组织更多的部门、单位、团体与个人投入劳教教育矫治社会化工程之中。同时,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在各级综治委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家督导组,定期对劳教教育矫治工作进行督查指导特别是评估,在对场所整体工作进行全面、科学和准确评估的基点上,总结经验指出效果,指明问题及其症结,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案,以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这既可以获得更多更有力的关注、理解、帮助与投入,有力推动教育矫治工作的社会化,还可以淡化直至消泯劳教人员对劳教工作的敌意排斥与对抗,配合教育亲合社会自新自强,而且还能弥补劳教工作民警专业单一、知识面狭窄等不足,提高劳教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和教育矫治质量。

五、面向社会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劳教所的人文环境,积极引进人才吸引人才,扩大劳教工作的社会开放度与参与度,努力构建专家参与治所,社会力量促进治所的社会化教育矫治模式。

(一)在搞好场所内部控潜,通过岗位培训、练兵、离岗学习,坚持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自学等多种方式,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基础上,严把入口关,坚持逢进必考的原则,并结合工作情况和需求,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劳教、法律、教育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计算机和艺术等专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优化队伍结构,保证劳教所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疏通出口,打造人才流动的平台,实现人才合理、有序和畅通的流出。

(二)优化内部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和法律,招聘、吸引社会各类专业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劳教教育矫治工作,尤其是要广泛引进相关专家学者,强化劳教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矫治心理疾病、健全人格品质,推进劳教工作的社会化科学化现代化。

六、提高互助共建意识,本着互助互惠、长期合作和追求时效的原则,以签订相关协议,互建基地等为纽带,与社会广泛建立互利双赢,力争实效的共建共教关系。

(一)进一步加强劳教宣传工作力度,加强社会各界对劳教工作的关注理解与支持,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与有资源优势的部门、团体、单位以及个人签订联帮联教协议,争取其资源支持,如:与社会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共建关系,引进其教育资源、教育资金等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培养劳教人员的一技之长;()劳教所利用自己法制教育基地的优势,以参观学习、结对帮扶、组织法制演出和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等,向社会提供与输出法制教育资源;()深化联合办学工作,一方面,以建分校的形式;使劳教学校在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教育内容形式和教育质量等相关方面,真正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同步;另一方面,积极从社会师范学院引进社会志愿者和毕业生加强文化和技术教育;()适应教育矫治工作个别化与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与有关院校和专家、学者合作,进行个性化调查、分类教育、个别教育、人格测试和社会化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索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赢互补共同发展,促进教育矫治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七、改革“三试”模式,推广开放式处遇制度,扩大适用对象和范围,建立规范、科学的开放式所外执行处遇制度,同时,推行社区矫正制度,把社会教育资源与场所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融合起来。

进一步加大“三试”模式执行力度,适当降低门槛与限制,使更多的符合条件的劳教人员能够享受到“三试”制度发展的成果。开放式处遇制度通过一定程度限制劳教人员的自由,加大与社会直接接触的广度与深度,有效拉近了劳教人员与正常社会生活的距离,由劳教人员所在单位、居委会、村委会或家属代为执行。社会区矫正制度则是使劳教人员脱离劳教所的直接管教,而由社会相关帮教组织进行管理教育。这些制度将符合相关条件的劳教人员通过与劳教所半脱或全脱的形式直接投入社会进行教育矫治,全面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范围,既降低了劳教所收容压力和劳教执行成本,又有利于劳教人员解教回归社会后的社会适应,加速其再社会过程,优化了社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提高了教育转化质量和工作效能,体现我国’劳教教育矫治工作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八、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发展电化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引入先进的文化、信息和技术资源,推进场所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科学化规范化建设进程。如:建立覆盖劳教所、省()劳教系统直至全国劳教系统的局域网;建立电子图书室、阅览室;通过有线电视和网络对劳教人员进行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和网络教育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紧密联系社会的纽带和桥梁,把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入劳教所,并融汇更丰富更全面的社会教育内容,从而,创造出更加广阔、开放、直接、快捷、灵活和自主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教育环境,有效实现劳教人员的再社会化。

九、建立并不断强化教育矫治工作的激励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大社会帮教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强化对劳教人员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教育,实现心理相通情感相融,增强其对社会化教育的内化连动效应。

一是把开放式教育、社区矫正等做为奖励方式和激励措施,在程度、范围等相关方面加大力度予以推广,使更多的劳教人员能够更多地享受到劳教工作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建立完善社会教育矫治考核制度,以突出社会化教育矫治考核力度的方式进行激励,如:积极参加教育活动的劳教人员可获得参加同样时间劳动的劳教人员数目相当的“低工资”或教育补贴;劳教人员自觉积极参加学习应领取相应的工资,不愿参加学习的劳教人员则酌情扣罚学分,不享受学习奖励,而且,必须参加相应劳动;三是将个别教育与社会化教育相结合,增强劳教人员再社会过程中的良性互动,通过个别调查、测试和个别教育掌握其特长与缺陷,使劳教人员加深自我认知,同时借助调动社会力量,不断深化社会帮教,加强情感疏导心理融合特别是强化激励等手段,使之主动积极配合劳教所和社会所进行的社会化教育矫治,产生内化连动效应;四是运用心理换位法加强同理心教育,实现劳教人员与他人、集体与社会的融合互动。所谓同理心是指一个人能够换位思考易地相处,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情绪和言行,感同身受地体验明了他人的处境及其感想,并产生同情理解关怀和帮助之心。通过教育与疏导使其深切明白,一个人处于社会和集体之中获生存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与他人、集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应该而且必须知道调节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方式,以整合协调关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求得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十、按照校园式、花园式、军营式和社会式标准着力营造社会化的教育矫治环境,以校园化社会化的教育矫治氛围熏陶感染劳教人员,激发改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在场所硬件建设方面体现军营特别是校园、花园和社区的建筑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和科学设计,在有利安全管理和深入教育的前提下,模拟社会学校和社区进行布局和建设,划定功能区完善相应设施,加强绿化美化工作;二是建立全天开放的图书馆、阅览室、健身房、影视厅和超市等等,供劳教人员阅读学习和休闲娱乐;三是模拟社会学校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建立劳教人员自助组织和文体社团,自办报刊,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相关比赛,强化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等。使劳教人员仿佛置身于社会学校、花园和社区一般,产生回归社会融入家庭的温暖亲切感轻松愉悦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从而缓解矛盾消除对抗,推动教育矫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点赞
收藏
客服
客服二维码

以提高戒毒矫治质量为己任

QQ
客服QQ

30513216

QQ群
QQ群

261522972

电话
电话

0570-7777626

微博
邮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