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成功

账号登录

还没有账号? 去注册 >

忘记密码

注册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当前位置: 首页 / 场所交流 / 告别昨天 走向新生的地方

告别昨天 走向新生的地方

发布日期:2010-05-04 01:35:00 3098 次浏览

 

告别昨天 走向新生的地方
——记奋进中的包头市劳教所
 
巍峨的大青山脚下,一座造型别致的大楼耸立在包头市北郊广袤的大地上。楼前广场上,一座寓意深刻、题为“黄河母亲”的雕像面南而立,母亲手握剪断罂粟花的剪子,眼中满含期待的眼神,向人们传递着一位母亲对毒品的深恶痛绝,和盼望吸毒的儿子早日戒断毒瘾的殷殷之情。徜徉在广场上,花团锦簇,绿柳成荫,喷泉涌动,使人仿佛置身在公园中,唯有楼顶上高高悬挂的警徽,和大门两边的牌匾让你知道,这里是包头市劳动教养管理所,一个劳教人员告别昨天,走向新生的地方。
走进劳教所的大门,“教育、感化、挽救”六个金色大字首先映入眼帘,那是劳教工作六字方针。劳教所的民警在六字方针的引领下,像父母、像老师、像医生般的对犯了各种罪错的劳教人员进行教育矫治。“告别昨天,阔步走,迎着朝霞雄赳赳……”,操场上,步伐整齐,歌声嘹亮,那是学员们在队列训练;篮球场上,你争我抢,欢呼雷动,那是学员们在进行篮球比赛;教室里凝神聆听,伏案书写,那是学员们在上《法律常识》课;健身房里,生龙活虎,挥汗如雨,那是学员们在进行康复训练;宽敞明亮的厂房里,秩序井然,一派繁忙,那是学员们在进行习艺劳动。这里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大学校,重塑灵魂的矫治场所。走进劳教所的荣誉室,架子上面满是琳琅满目的各式奖杯、奖牌、奖状,它们记录着包头市劳教所从小到大的历史、劳教人员走向新生的历程,也见证了包头市劳教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民警队伍。劳教所以提高民警素质为重点,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精细化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首要标准大教育工程建设等活动,不断提升民警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政治建警,建立每年不少于 1 个月的民警培训制度,构建政治建警长效机制;精心育警,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切实提高民警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抓好以业务能力、警体技能、职业道德为重点的“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不断提高民警履职能力;从优待警,落实组织民警、职工体检制度,抓好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建成一个标准警体活动馆,内设羽毛球、乒乓球活动场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民警文体活动,营造团结、紧张、轻松、活泼的工作氛围。
严管深教,体现“管中教,教中管”的管理方式。建立严格的纪律教育。制度从严,把劳教、强戒人员的学习、劳动、生产等各项活动都纳入所规队纪的约束之中;率先在全自治区出台了《包头市劳教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行为规范》《包头市劳教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办法》。作风从严,开展了各种专项整顿活动,例如2009年利用半年时间开展了安全稳定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每天坚持一日生活守则,生活集体化;思想要求从严,每天按照要求严格讲评,有奖有罚,赏罚分明。积极开展“文明学员”评比活动,抓劳教人员一日生活制度,从集合站队、队列行进、整理内务、就餐秩序、言行举止、劳动态度、学习态度、工作效率等细节抓起,来强化行为养成。积极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职能作用,开通法律服务热线。营造、建立、维护和谐文明的所区环境来陶冶劳教人员的情操,在教学区、生产区、生活区用制度、标语等手段突出教育管理手段,使管理工作中体现管中有教,教中有管,管教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创新教育矫治方法,不断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作为一所特殊的学校,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每年举办12两期所内教师培训班,聘请专家、教授来所授课。每年组织教师到市内大专院校进行为期20天的全脱产教师培训。认真开展政治、文化、技术三课教学工作。在劳教人员中开展走近大师,学会做人为主题的国学教育,编写了国学教育口袋书,购买百家讲坛的电教片为劳教人员播放。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大队设心理咨询室。全所现有5名心理咨询师(1名二级心理咨询师、4名三级心理咨询师),每个大队配有心理辅导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悄悄话信箱。开展心理测试、心理辅导。每周为学员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每月开展一次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建立“心灵周记”、预约谈话制度。聘请专家来所为学员进行心理辅导工作。编写了《心缘心语》心理健康教育辅助教材,创办了《心理导航报》。在自治区劳教人员政治课通考中获得全区第二名。
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做到常年不断线。开展的活动有:春季长跑、爱国主义知识竞赛、矫治歌曲演唱会、传统文化诵读、爱国主义影片展映月、参观王若飞纪念馆、绘画、书法、摄影、征文比赛、6.26国际禁毒日签名、文艺演出、到市内广场向国旗宣誓等。在全国劳教场所文艺汇演中,包头市劳教所选送的节目获得全国二等奖。
建立起“爱心书屋”。动员社会上的帮教力量为劳教人员捐赠书籍2万余册,为劳教人员征订20余种杂志。为每名学员办理了借阅证,定期送书到大队、到车间,使劳教人员真正与书籍结伴。自爱心书屋开办以来,有近千人次劳教人员借阅了各类图书。
开办劳教人员硬笔书法班,把学好书法同培养道德情操,行为养成、文明礼貌结合起来。书法班嬴得了社会上的广泛支持,包钢关工委专门聘请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乔雁来所为学员们上课、做辅导,已有236名学员参加学习。
所内办有《新岸》报、建立校园广播站。在重大节日增加彩色版,每天早6:30分、中午12点分别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节目和包头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自办融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综合广播节目。各大队办有墙报、黑板报、阅报栏。
动员和依靠社会各界力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联帮联教。与包钢关工委、白云路办事处、市电影公司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帮教关系,包钢关工委的孙淑华老人,多次到劳教所为学员作报告并与学员们建立长期的通信联系。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包钢关工委的老同志们都要来所为学员举办各种活动,制作展板到劳教所展出。市电影公司每年都送电影到劳教所,在所内举办爱国主义影片展映月活动。所里组织民警带领部分表现好、具有典型案例的学员组成法制报告团“走出去”到市内大中专院校和中学进行现身说法教育活动,先后到二十几所院校做法制报告,受教学生近3万人。
建立“预约谈话”制度,利用所长接待日、法律咨询热线、心理求助热线为劳教人员答疑解难。
建立了电教室,电教设备延伸到各大队,按规定开展电化教学。所内设有警体馆、校园广播室、文体活动室、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室、谈话室、法律援助站、职业技术辅导站、爱心书屋,图书阅览室,建有室外篮球场、网球场,单双杠,各大队配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文体器材。
生活卫生达标,彰显以人为本理念。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责任重大。严格执行饭菜24小时留检制及各大队炊事人员定期体检制度,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配备冰箱、消毒柜、和面机、馒头机等硬件设备,实现劳教人员餐具“三件套”。按照校园式育人环境要求,逐步对劳教人员居住环境、室内设置、物品摆放进行统一。全面推行亲情餐、生日餐、解教餐、病号餐、自选餐等制度,实行学员所内消费“一卡通”,在会见、使用亲情电话、就餐、发放劳动报酬、超市购物等方面区别处遇。建立病情防疫和传染病预防体系。完善“绿色通道”机制,建立劳教人员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切实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建立应急处突机制,将所内传染病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作为应急突发的重点。建立医疗经费保障制度。为生活特别困难的劳教人员提供医疗救助和生活救济,体现人文关怀。
立足场所实际,把职业技术培训与习艺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包头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建立所内职业技术辅导站,先后举办了保健按摩、中式面点、金属焊接与切割技术培训班,已有553名劳教人员通过学习取得了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学员凭借在所内学到的一技之长,解教后走上了自食其力之路。聘请专业人士作为就业指导员来所为劳教人员开展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员在民警的陪同下深入劳教人员中,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员的就业观,发现这一特殊群体的特长、潜力、和求职意向,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起解教后就业的信心。市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荣秀在场所内为劳教人员举办就业指导培训班,在学习班上为劳教人员分析当前就业市场的就业形势,指出劳教人员中存在的不利就业因素,为劳教人员就业支招。推行劳教人员“劳动报酬制”,建立“四个一点”模式。为了使更多的、符合条件的劳教人员都能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四个一点”就是:劳教人员在自己的劳动报酬中出一点;劳教人员的家属解决一点;所内及劳动培训部门负责一点;培训机构让利一点。在劳教人员当中推行“劳动报酬制”,发给适量劳动报酬,使他们懂得了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收益的道理。积极开展劳教人员就业推荐工作,开通劳教人员就业直通车,逐步实现“劳动教育、习艺劳动、职业技术培训、回归社会指导、就业推荐一体化”。
今天的包头市劳教所,环境更整洁、管理更规范、教育矫治更科学,更有人性化。在这里劳教人员不仅转变思想、矫正恶习,受到良好品行教育,而且学得了一技之长,为回归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1月,包头市劳教所被国家司法部命名为全国优秀劳动教养学校。2009年被内蒙古司法厅评为六十周年大庆安保先进集体。被内蒙古劳教局多次评为目标管理优胜单位。
 
 
通讯员:赵力夫 王更
点赞
收藏
客服
客服二维码

以提高戒毒矫治质量为己任

QQ
客服QQ

30513216

QQ群
QQ群

261522972

电话
电话

0570-7777626

微博
邮箱
TOP